白蠟(學名:Fraxinus spp.)的識別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葉子特征:白蠟樹為奇數羽狀復葉,通常由5-9片小葉組成,小葉對生或近對生,邊緣具鋸齒。葉片質地較厚,表面光滑,背面顏色較淺,呈灰白色,這是其得名的原因之一。
-
樹皮特征:成年白蠟樹的樹皮呈灰色至灰褐色,裂紋深且規則,形成塊狀或條狀剝落,新生枝條常為綠色或淡黃色,平滑無毛。
-
花序與果實:春季開花,花小而不顯眼,黃綠色,聚傘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果實為翅果,扁平,兩端尖細,成熟時呈黃褐色,隨風飄散,易于傳播。
-
生長習性:白蠟喜光,耐寒,適應性強,能耐干旱、瘠薄土壤,但不耐水濕。常見于公園、街道兩側及山地林緣等地,是優良的行道樹和觀賞樹種。
-
分布區域: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包括中國、歐洲、北美等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
-
其他特征:部分種類的白蠟樹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如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因此在城市綠化中應用較多。白蠟木材堅硬,紋理直,易加工,可用于制作家具、地板等。
了解這些識別要點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利用白蠟樹資源。在實際觀察過程中,結合上述多個方面的特征進行綜合判斷,可以較為準確地辨識出白蠟樹。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