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樹(學名:Fraxinus)**是一種常見的園林綠化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生態效益。以下為白蠟樹的種植技術和栽培管理要點:1. 選擇適宜的種植地點白蠟樹喜光,應選擇光照充足的地點。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5之間為宜。避免低洼積水的地方
**白蠟樹(學名:Fraxinus)**是一種常見的園林綠化樹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生態效益。以下為白蠟樹的種植技術和栽培管理要點:
1. 選擇適宜的種植地點
- 白蠟樹喜光,應選擇光照充足的地點。
-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0-7.5之間為宜。
- 避免低洼積水的地方,以免根部腐爛。
2. 種植時間
- 種植時間為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這兩個季節溫度適中,有利于苗木成活。
3. 苗木選擇
- 選擇健康、無病蟲害、根系發達的苗木。
- 苗木高度一般在1-2米之間,地徑不小于1厘米。
4. 挖坑與施肥
- 挖坑直徑約為苗木根系的2倍,深度略大于根系長度。
- 坑底鋪一層有機肥料(如腐熟的牛糞、雞糞等),厚度約10厘米。
- 施入適量的復合肥料,如NPK復合肥,每株用量約100克。
5. 栽植方法
- 將苗木放入坑中,使根系舒展。
- 回填土壤時要分層壓實,確保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
- 栽植后澆透水,以促進根系與土壤的接觸。
6. 澆水管理
- 新栽植的白蠟樹需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
- 生長期每周澆水1-2次,每次澆透。
- 冬季減少澆水頻率,保持土壤微濕即可。
7. 施肥管理
- 春季萌芽前施一次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株用量約2公斤。
- 生長季節每月追施一次復合肥,每株用量約50克。
- 秋季落葉后施一次冬肥,以磷鉀肥為主,每株用量約100克。
8. 修剪整形
- 定植后年進行定干修剪,保留主干高度1.5-2米,剪除過密枝條和病弱枝。
- 生長期及時去除競爭枝和徒長枝,保持樹形通透。
- 冬季休眠期進行整形修剪,剪除枯死枝、交叉枝和病蟲枝。
9. 病蟲害防治
- 常見病害有煤污病、白粉病等,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 常見蟲害有蚜蟲、天牛等,可用吡蟲啉、敵百蟲等藥劑噴灑。
- 定期檢查樹干和葉片,發現病蟲害及時處理。
10. 越冬管理
- 冬季氣溫較低時,可在樹干周圍覆蓋稻草或草簾,以保溫防寒。
- 對于新栽植的苗木,可適當增加覆蓋物,防止凍傷。
11. 其他管理措施
- 定期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減少雜草競爭。
- 夏季高溫時,可適當遮陰,避免日灼。
- 定期觀察樹勢,及時調整管理措施,確保樹木健康成長。
通過以上種植技術和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白蠟樹的成活率和生長質量,使其成為園林綠化中的重要景觀樹種。
品名:白蠟樹
高度:8~30m
特點:耐寒性強,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8~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