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基地大量叢生烏桕的種植與管理烏桕的簡介烏桕(學名:Sapium sebiferum),別名木子樹、油桐樹等,屬于大戟科烏桕屬的落葉喬木或灌木。它原產于中國,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和南部。烏桕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耐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選擇適宜
苗圃基地大量叢生烏桕的種植與管理
-
烏桕的簡介 烏桕(學名:Sapium sebiferum),別名木子樹、油桐樹等,屬于大戟科烏桕屬的落葉喬木或灌木。它原產于中國,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和南部。烏桕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耐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
-
選擇適宜的苗圃地
- 地勢平坦或緩坡地帶,避免低洼積水處。
- 土壤pH值在6.0-7.5之間。
- 充足陽光照射,利于光合作用及生長發育。
-
繁殖方法 主要采用播種和扦插兩種方式:
- 播種:春季進行,種子需經過浸種催芽處理,播后覆土約1cm厚,保持濕潤直至出苗。
- 扦插:夏季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為插穗,插入珍珠巖或蛭石中,保持濕度,約一個月左右可生根成活。
-
田間管理
- 澆水:根據天氣情況適時適量澆水,保持土壤微濕即可。
- 施肥:幼苗期施用少量氮肥促進生長;成株期則注重磷鉀肥的補充,增強抗逆性和觀賞效果。
- 修剪整形:定期去除枯枝病葉,促進通風透光,塑造良好株型。
- 病蟲害防治:注意觀察植株狀態,及時采取物理、化學手段控制蚜蟲、蚧殼蟲等常見害蟲,預防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發生。
-
經濟價值與生態作用
- 經濟價值:烏桕種子含油量高,可用于制取工業用油;木材輕軟,可作造紙原料;樹葉可提取天然染料。
- 生態作用:作為綠化樹種,烏桕能夠改善城市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候;其根系發達,有助于固土防蝕,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
景觀應用 烏桕樹形優美,秋季葉色變紅,極具觀賞價值。適用于公園綠地、街道兩側、住宅小區等場所的美化裝飾,也可作為孤植樹、行道樹使用。
苗圃基地大量種植叢生烏桕不僅能夠提升經濟效益,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社會意義。通過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和技術措施,可以確保烏桕健康生長,充分發揮其多種功能。
品名:叢生烏桕樹
高度:5~10m
特點:耐寒性強,挺拔高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水源豐富,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桿徑5~12cm,高度5~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