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出自宋代詞人歐陽修的《采桑子》。這句詩描繪了一幅春末夏初時節,柳絮隨風飄揚、輕盈飛舞的景象,給人以寧靜而略帶憂傷之感。
-
文學背景與意義:此句出自歐陽修所作的《采桑子》,該詞是一首描寫春日景致和離愁別緒的作品。通過細膩地刻畫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帮w絮濛濛”形容的是柳絮漫天飛舞的狀態,營造出一種朦朧、夢幻般的氛圍;“垂柳闌干盡日風”則進一步描繪了柳枝隨風搖曳的優美姿態,整個畫面靜中有動,動靜結合,富有詩意美。
-
藝術特色:
- 意象生動:通過“飛絮”、“垂柳”等自然元素構建了一個清新脫俗的畫面,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 情感含蓄:雖然表面上是在描述自然景觀,但實際上隱含著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如對過往歲月的懷念、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等。
- 語言精煉:短短幾個字就將一幅美麗的春日圖景展現得淋漓盡致,體現了古典詩詞言簡意賅的特點。
-
文化價值:這句詩不僅展現了中國古典文學中對于自然美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階層在面對季節更迭時所產生的復雜情緒。它不僅僅是一段簡單的景物描寫,更是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作品。
-
現代解讀:在現代社會,人們依舊可以從這句古詩中感受到自然之美與人生哲理。它提醒我們即使是在忙碌喧囂的都市生活中,也不要忘記停下腳步,去欣賞身邊那些細微而又美好的事物,同時也要珍惜眼前人,莫讓青春年華虛度。
這句詩以其獨特的魅力跨越時空界限,成為了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品名:垂柳
高度:8~15m
特點:耐寒性強,挺拔高大,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水源豐富,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直徑2~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