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子是側柏(學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種子,通常在秋季成熟。側柏是一種常綠喬木,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尤其在北方地區較為常見。側柏子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傳統中醫中被用于治療多種疾病。
外形特征
- 顏色:新鮮采摘的側柏子呈黃綠色或淡綠色,干燥后則變為棕黃色。
- 形狀與大小:側柏子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3-7毫米,寬2-4毫米。表面略顯粗糙,有時可見細微的網狀紋理。
- 質地:新鮮時質地較軟,干燥后變得硬而脆。
- 內部結構:剝開外殼,內部含有兩枚扁平的種仁,種仁富含油脂,味道微苦。
生長環境
側柏喜光,耐旱、耐寒,適應性強,能在多種土壤類型中生長,但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在中國,側柏常被種植于公園、街道兩側作為綠化樹種,同時也廣泛存在于山地、丘陵等自然環境中。
藥用價值
側柏子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治療頭昏目眩、失眠多夢、咳嗽痰多等癥狀。現代研究發現,側柏子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等,這些成分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采集與加工
側柏子一般在每年9月至10月間,當果實由青轉黃時進行采收。采收后需去除雜質,曬干或低溫烘干,以保持其藥效。儲存時應注意防潮、防蟲。
注意事項
雖然側柏子具有諸多益處,但在使用時也需注意個體差異,孕婦及體質虛弱者應謹慎使用,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合理應用。
通過上述描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側柏子不僅外觀獨特,而且在傳統醫學中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種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利用的自然資源。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