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與側柏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科屬、形態特征、藥用部位及功效應用等方面。科屬不同:卷柏屬于卷柏科卷柏屬,而側柏則屬于柏科側柏屬。形態特征差異明顯:卷柏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高約幾厘米至幾十厘米不等,根莖匍匐生長,分枝密集,葉片細小呈鱗片狀或針狀,
卷柏與側柏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科屬、形態特征、藥用部位及功效應用等方面。
- 科屬不同:卷柏屬于卷柏科卷柏屬,而側柏則屬于柏科側柏屬。
- 形態特征差異明顯:
- 卷柏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高約幾厘米至幾十厘米不等,根莖匍匐生長,分枝密集,葉片細小呈鱗片狀或針狀,顏色多為綠色或黃綠色,在干旱條件下能夠卷曲成團,遇水后又能迅速舒展恢復活力。
- 側柏為常綠喬木,樹干直立,樹皮紅褐色,枝條平展,葉子為鱗形葉,排列緊密,呈藍綠色,雌雄同株,球果成熟時呈棕色。
- 藥用部位不同:
- 卷柏主要使用其干燥的全草作為藥材,通常在春季采集,曬干后備用。
- 側柏常用其葉(即側柏葉)入藥,秋季采摘新鮮葉片,晾干即可。
- 藥性與功效有所區別:
- 卷柏味辛、甘,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吐血衄血、尿路結石等癥。
- 側柏葉味苦、澀,性微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風止癢,適用于肺熱咳嗽、咯血、痔瘡出血、濕疹瘙癢等癥狀。
- 臨床應用范圍各異:
- 在實際應用中,卷柏更多地被用來處理一些與血液循環障礙相關的疾病,如跌打傷損、淤血阻滯等。
- 而側柏葉則因其獨特的清熱解毒作用,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膚病等病癥的輔助治療。
雖然兩者都屬于傳統中藥范疇,但因各自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化學成分,使得它們在臨床上的應用領域和效果存在顯著差異。正確辨識并合理利用這些藥材,對于提高中醫藥療效至關重要。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