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當歸、桑螵蛸、石斛 均為傳統中藥,在中醫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每種藥材都有其獨特的藥性和主治功能。側柏葉性味:苦、澀,微寒。歸經:肺、肝、脾經。功效:涼血止血,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主治:用于治療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腸風下血等出血癥狀;外用可治頭癬、濕
側柏葉、當歸、桑螵蛸、石斛 均為傳統中藥,在中醫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每種藥材都有其獨特的藥性和主治功能。
側柏葉
- 性味:苦、澀,微寒。
- 歸經:肺、肝、脾經。
-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 主治:用于治療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腸風下血等出血癥狀;外用可治頭癬、濕疹、瘡瘍等皮膚病。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當歸
- 性味:甘、辛,溫。
- 歸經:心、肝、脾經。
-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通便。
- 主治:適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虛寒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
-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孕婦慎用。
桑螵蛸
- 性味:咸、平。
- 歸經:腎、膀胱經。
- 功效:固精縮尿,補腎助陽。
- 主治:主要用于遺精滑泄、小便頻數、夜尿多、白濁帶下等癥。
-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
石斛
- 性味:甘、微寒。
- 歸經:胃、腎經。
- 功效:養陰清熱,益胃生津,明目強腰。
- 主治:適用于熱病傷津、口干煩渴、胃陰不足、食少干嘔、病后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目暗不明等癥。
- 用法用量:煎服,6-12g;鮮品加倍,或入丸散。
這四種藥材在中醫臨床應用中常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配伍使用,以達到的治療效果。當歸與側柏葉合用可以增強止血效果,而石斛與桑螵蛸則能更好地發揮滋陰補腎的作用。在使用這些藥材時,應遵循醫囑,合理配伍,確保安全有效。
品名:側柏苗
高度:60~200cm
特點:耐寒性強,四季常綠,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盆栽苗/裸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