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優良品種是種出高產量百合種子的關鍵。 不同的百合品種其生長習性、適應環境以及產量等都有所差異,所以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等條件來選擇最適宜種植的高產百合品種。
科學選址也至關重要。百合喜歡光照充足的地方,但又不能遭受強烈陽光直射,因此應選擇有適當遮蔭(例如在一些高大喬木下),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百合對土壤要求較為嚴格,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透氣性和保水性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為宜,在種植之前需要對選定的地塊進行深耕細作,深度一般在30 - 40厘米左右,以便改善土壤結構,使根系更好地生長發育。深耕時可以將土壤中的雜草、殘茬等清理干凈,并且施入充足的基肥,如腐熟的農家肥(每畝可施用2000 - 3000千克),這能為百合生長提供豐富的養分。
合理密植有助于提高百合種子產量。過密種植會導致百合之間相互爭奪陽光、水分和養分,而過稀則會浪費土地資源。小鱗莖繁殖的行距保持在20 - 25厘米,株距10 - 15厘米;大鱗莖繁殖的行距為25 - 30厘米,株距15 - 20厘米。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將百合鱗莖按照大小分級種植,確保同一塊地里百合生長整齊一致。
田間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百合生長期需水量較大,但不耐澇,所以在干旱季節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多雨季節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積水造成爛根。適時除草既能減少雜草與百合爭奪養分,又能防止病蟲害滋生。在百合生長的不同階段,還需要追施不同類型的肥料。在苗期以氮肥為主,促進幼苗茁壯成長;花芽分化期增施磷鉀肥,有利于花芽形成和鱗莖膨大。施肥時可以采用溝施或者穴施的方法,避免肥料直接接觸百合植株,以免燒傷根系。
病蟲害防治對于保證百合高產也很重要。常見的病害有百合疫病、灰霉病等,可以通過輪作、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等農業措施來預防;一旦發病,應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并噴灑相應的藥劑進行治療。蟲害主要有蚜蟲、蠐螬等,可通過物理方法(如誘殺)和化學藥劑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防治。在防治病蟲害時,要遵循綠色防控原則,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保護生態環境。
采收時期的選擇同樣影響著百合種子的質量和產量。當百合地上部分開始枯黃,地下鱗莖已經充分成熟時就可以采收了。過早采收會導致百合種子未完全發育,影響產量和品質;過晚采收則容易使鱗莖受到機械損傷或者感染病菌。采收后要及時晾曬干燥,去除雜質,妥善保存,為下一輪的播種做好準備。
品名:百合
高度:50~100cm
特點:花量大,生長快,適應性好。
種植期:春秋冬/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順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球/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