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主要分為兩大類:五加科人參屬(Panax)和商陸科人參屬(Phytolacca),但通常我們所說的“人參”特指五加科人參屬下的物種。在五加科人參屬中,目前確認的種類大約有5-6種,它們分布于亞洲東部和北美洲,具體包括:
-
亞洲人參(Panax ginseng):又稱為高麗參、東北人參,是東亞地區最為著名的人參種類,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其根部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如人參皂苷,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勞等功效。
-
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s):原產于北美洲,后被引入中國等地栽培。與亞洲人參相比,西洋參更注重滋陰降火、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于體質偏熱或易上火者。
-
日本紅參(Panax japonicus):又稱三七、田七,雖然名字叫“參”,但實際上屬于三七屬植物,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國西南部等地。它在中醫中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止血等。
-
竹節參(Panax notoginseng):即三七,與日本紅參同種不同名,廣泛應用于中醫藥領域,尤其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顯著。
-
越南人參(Panax vietnamensis):發現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主要生長在越南北部山區。該種人參含有較高比例的人參皂苷Rg3,被認為對癌癥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
喜馬拉雅人參(Panax pseudoginseng):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是一種較為稀有的野生人參資源,研究相對較少。
除了上述幾種外,還有一些其他植物因外形或某些功效類似而被稱作“人參”的,例如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等,但嚴格意義上并不屬于真正的人參屬植物。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對于人參屬植物分類學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之中,未來可能會發現更多新種或亞種。由于自然環境變化、過度采挖等原因,部分野生人參資源面臨瀕危狀態,保護工作亟待加強。
品名:人參種子
高度:50~100cm
特點:藥性好,容易種植,適應性強。
種植量:0.5~1kg/畝
種植期:春秋/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全新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