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睡蓮簡介學名: Nymphaea thermarum別名: 熱水睡蓮、巧克力睡蓮分類: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睡蓮目、睡蓮科、睡蓮屬發現地與分布:原產地: 巧克力睡蓮最初于1987年在盧旺達的恩亞魯貢古河(Nyungwe National Park)的一個溫泉中被發現。當
巧克力睡蓮簡介
學名: Nymphaea thermarum
別名: 熱水睡蓮、巧克力睡蓮
分類: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睡蓮目、睡蓮科、睡蓮屬
發現地與分布:
- 原產地: 巧克力睡蓮最初于1987年在盧旺達的恩亞魯貢古河(Nyungwe National Park)的一個溫泉中被發現。
- 當前分布: 由于棲息地的破壞,野生種群已極度減少,目前僅在盧旺達和德國柏林植物園有少量存活。
生長環境:
- 溫度: 需要穩定的溫泉水環境,水溫約為23-25℃。
- 水質: 偏好富含礦物質的微堿性水體。
- 光照: 需要充足的散射光,避免直射陽光。
形態特征:
- 葉片: 圓形或近圓形,直徑約2-4厘米,表面深綠色,背面呈紅褐色。
- 花朵: 小巧精致,直徑約1-2厘米,花瓣呈深紅色至棕色,花期短暫,通常一天內開放和閉合。
- 根莖: 細長,白色,適應淺水環境。
保護狀況:
- 瀕危等級: 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 保護措施: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多國植物園正在進行人工繁殖和保護工作。
文化意義:
- 象征意義: 巧克力睡蓮因其獨特的顏色和稀有性,被視為自然界的珍寶,象征著珍貴和脆弱的生態平衡。
- 科研價值: 對研究熱帶植物適應極端環境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列表形式
- 學名: Nymphaea thermarum
- 別名: 熱水睡蓮、巧克力睡蓮
- 分類: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睡蓮目
- 科:睡蓮科
- 屬:睡蓮屬
- 發現地與分布:
- 原產地:盧旺達的恩亞魯貢古河(Nyungwe National Park)
- 當前分布:盧旺達和德國柏林植物園
- 生長環境:
- 溫度:23-25℃
- 水質:富含礦物質的微堿性水體
- 光照:充足的散射光
- 形態特征:
- 葉片: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4厘米,表面深綠色,背面紅褐色
- 花朵:直徑1-2厘米,花瓣深紅色至棕色,花期短暫
- 根莖:細長,白色
- 保護狀況:
- 瀕危等級: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 保護措施: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多國植物園進行人工繁殖和保護
- 文化意義:
- 象征意義:珍貴和脆弱的生態平衡
- 科研價值:研究熱帶植物適應極端環境的重要科學價值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巧克力睡蓮!
品名:睡蓮
高度:40~100c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水源充足,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裸根苗/種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