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睡蓮(Nymphaea alba L.) 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屬于睡蓮科睡蓮屬。在中國植物志中,白睡蓮被歸類為外來種,但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較為悠久,主要作為觀賞植物種植。形態特征根狀莖:粗壯,橫走,白
白睡蓮(Nymphaea alba L.) 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屬于睡蓮科睡蓮屬。在中國植物志中,白睡蓮被歸類為外來種,但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較為悠久,主要作為觀賞植物種植。
形態特征
- 根狀莖:粗壯,橫走,白色或淡黃色。
- 葉: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0-30厘米,葉面綠色,背面常帶紫色,葉緣波狀或淺裂。
- 花:單生于葉腋,直徑10-20厘米,花瓣多數,白色,有時帶粉紅色;雄蕊多數,黃色;花期6-9月。
- 果實:漿果,成熟時呈球形,直徑2-3厘米,內含多數種子。
生境與分布
- 生境:喜靜水環境,常見于池塘、湖泊、河流緩流處。
- 分布:原產歐洲和亞洲西部,中國各地均有引種栽培,尤以南方地區較多見。
用途
- 觀賞價值:白睡蓮因其美麗的花朵和優雅的葉片,廣泛用于園林水景布置,是重要的水生觀賞植物。
- 藥用價值:根狀莖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用于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癥。
- 生態功能:能夠凈化水質,改善水體生態環境,對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有較好的吸收作用。
栽培技術
- 繁殖方法:主要通過分株繁殖,春季將根狀莖分割成若干段,每段帶有2-3個芽眼,直接栽植于水中。
- 管理要點:保持水質清潔,避免水體污染;定期修剪枯葉,促進新葉生長;注意控制水深,一般水深保持在30-50厘米為宜。
文化意義
- 象征意義:在許多文化中,睡蓮被視為純潔、高雅的象征,常用于宗教儀式和藝術創作中。
- 文學作品:白睡蓮常出現在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中,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中有“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描寫。
注意事項
- 病蟲害防治:白睡蓮常見的病蟲害包括蚜蟲、紅蜘蛛等,應定期檢查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
- 越冬管理:在寒冷地區,冬季應適當降低水位,保護根狀莖不受凍害。
以上是關于白睡蓮在中國植物志中的詳細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品名:睡蓮
高度:40~100cm
特點:花量大,顏色艷麗,花期長,適應性好。
種植期:四季/視地區
適播地:水源充足,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裸根苗/種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