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GFR(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與半枝蓮的關系主要集中在半枝蓮提取物對PDGFR信號通路的潛在影響上。
PDGFR是一種細胞表面受體,屬于酪氨酸激酶受體家族,參與調控細胞增殖、遷移和存活等生物學過程。它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包括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纖維化等。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又名半枝蓮、連錢草,為唇形科黃芩屬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等功效,在中醫中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癰腫瘡毒、蛇蟲咬傷等癥。
近年來,研究發現半枝蓮中的某些活性成分可能通過抑制PDGFR信號通路來發揮其藥理作用。例如:
-
抑制腫瘤生長:研究表明,半枝蓮提取物能夠顯著抑制人肺癌細胞株A549的增殖,其機制可能與下調PDGFRβ表達水平有關。這表明半枝蓮可能通過干擾PDGFR介導的信號傳導,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目的。
-
抗纖維化作用:在肝纖維化的動物模型中,給予半枝蓮水提物后可觀察到膠原沉積減少及α-SMA陽性細胞數量降低,提示該藥物可能通過抑制PDGF/ PDGFR信號通路來減輕肝臟纖維化進程。
-
改善心血管功能:實驗結果顯示,半枝蓮能夠有效對抗由高血糖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其中部分效應可能是通過調節PDGFR信號實現的。
還有研究指出半枝蓮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如巴馬汀、漢黃芩素等,可能是其發揮上述作用的關鍵物質基礎。這些化合物可通過直接結合PDGFR或其下游分子,進而阻斷相關信號級聯反應,最終達到治療效果。
雖然目前關于半枝蓮對PDGFR影響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但已有的證據表明,半枝蓮及其活性成分在調節PDGFR信號通路方面展現出良好的潛力,未來有望成為開發新型抗腫瘤、抗纖維化及心血管保護藥物的重要來源。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些發現并將其轉化為臨床應用,仍需進行更多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試驗。
品名:半枝蓮種子
高度:20~40cm
特點:好種好養,花量大,抗性好。
種植量:1~1.5kg/畝
種植期:春夏/視地區
適播地:排水通暢,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應規格:種子/杯苗